金秋九月。渤海之滨,澎湃发展动力;津来鲁往,谱写合作篇章。航船尾浪,汽笛悠扬。起吊设备平稳升降,装卸车辆往来穿梭,太重码头一片繁忙景象。近日,滨海公司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乙烯二期项目承制的首批大型塔器顺利在太重码头完成发运。这是双方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形成的丰硕成果,为继续携手共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集团公司“制造+物流”模式的又一成功案例。
塔器是用于蒸馏、提纯、吸收、精馏等化工操作的工艺设备,大型塔器因工艺制作复杂,又成为考验装备制造企业实力的关键标尺。“我们承接的这三台塔器是乙烯二期项目的核心设备,单台直径4米到5米间,高度均为70余米,圆度、弧度、直线度都有严格要求,特别是用户要求塔盘支持圈平面度公差控制在4-6毫米以内,即不得超过塔体直径的0.1%,成为不折不扣的‘瓷器活’。”技术中心化工所专办李亚坤说。
下料、铣边、焊接、圈圆成型、压制、预制……在生产车间,塔器主体板材按期加工,构件生产工作有序推进。自2022年8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一个又一个工作团队奔波在沟通谈判的路上;设计工艺部门优化工艺流程,制定合理制造方案;生产部门攻坚克难、全力拼抢,24小时不间断安排施工……在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下,塔器顺利完工。
“通常,我们用平板车进行陆路运输,但70米高的塔器却有平板车近四倍的长度。”滨海公司港务中心负责人刘涛涛说,为此,港务中心提前制定运输方案,反复勘察码头运输路况,开辟绿色通道,清除影响塔器安全运输的路标、管线等障碍物,并选用适合大件运输的轴线车进行转运。运输当天,各部门高效协同、联动配合,多次调整车辆转弯角度,成功保证塔器顺利运至太重码头。
在吊装过程中,由于吊装设备是单钩起吊,找准塔器重心成为平稳上船的关键。刘涛涛介绍道:“虽然这个‘大块头’看起来像一个形状规则的圆柱体,但其实内部结构件分布并不均匀。”为此,团队技术人员通过多次讨论优化方案,反复进行试吊,不仅找准了重心,克服了海上风力因素影响,更有效保障了吊装安全。最终,塔器在精准的操作下成功上船。
制造业的动能不仅藏于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也藏于持续优化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中。“‘制造+物流’模式使塔器不再需要分段发运,能够为用户节省12天时间,数十万元成本。经过三台塔器的制造和检验,我们的目标是将塔器的制造工时再降低,运输效率再提升。”滨海公司制造部项目经理陈建伟说。目前,公司为万华化学承制的同类塔器仍有10余台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制造中,预计将于年底前交付。